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首页|
  •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降重

当前位置: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 李白人格理想的积极意义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尴尬(五)

李白人格理想的积极意义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尴尬(五)

本文ID:LW66246
李白人格理想的积极意义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尴尬(五)
 

    诗中刻画了一个壮志未酬、悲愤满怀的自我形象,“世人不识东方朔”的怀才不遇之感流露无遗,显现出诗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撞中被毁灭的悲剧意识。这一时期,他还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呼声。这次从政经历的失败,让李白对“功成”感到了失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以为国家有难,正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便投永王璘军中为幕佐。不料却稀里糊涂地卷入了皇权斗争。后永王兵败被杀,李白被流放夜郎,遇朝廷大赦才得以到返回。政治上两遭惨败,他虽然并未死心,但这对于他“功成”的理想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李白入世与从政的道路曲折坎坷,虽才高八斗却几至于无处可用,数十年的奔波最终换来的是理想的无从实现。是社会不需要李白吗?不是。但是,社会需要的李白是那个性情孤傲、神思飞涌的诗人李白,而不是那个从政的李白。这是李白的理想之所以不能实现的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李白生活的年代正值唐代由鼎盛而渐衰的时期,其时社会矛盾在不断地激化,只是被极其繁荣的景象所掩盖。这个时候,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的帝王需要李白的诗作来为他开怀取乐,并不需要诗人作为政治家立于自己身边,对朝中大事指指点点。而到了社会矛盾总爆发的安史之乱时,帝王和社会最需要的是能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危机的人才,也不是本质上只是一个诗人的李白。李白从来就不是一个政治家,他的天真,他的狂放,使他与社会对政治家的要求大相径庭。他的灵感为他的诗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精气,使他没有刻意地追求却成就了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千载流芳的伟大诗人。但是,却没有为他毕其一生所追求的从政带来一点用处,于是他供奉翰林也好,投军永王也罢,失败都在那里注定等着他。这种看上去似乎是历史给李白也给我们开的玩笑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的矛盾,内在的尴尬,是李白“功成身退”的理想注定无法实现的原因之一,也是诗人的才干不为时代所用的原因之一。

    三、“功成身退”理想与李白个人能力的矛盾与尴尬

    理想的实现同样需要个人能力的保证。徒有理想而缺乏才干,缺乏实现理想的必备的实际能力,理想就只能成为华美的空中楼阁。

    “功成身退”的人格理想,要求李白首先必须具有能够达到“功成”的政治实践能力,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而这种能力是综合素质和智慧的表现,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文才或武才。其次,是一旦真的达到了“功成”的目标,要有把握“身退”时机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决然而去的超脱练达和高尚的人格。那么,李白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和品格吗?

    人格高尚,这是人们对于李白的定论,应当没有什么疑问。剩余的就是个人的能力问题了。从李白的诗歌和流传下来的轶闻遗事看,李白的个性张扬狂放,给人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侠士和道骨仙风的诗仙、酒仙形象,他的诗中对此有许多反映: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天宝十年(751),李白抵幽州,赋《出自蓟北门行》:“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眠归咸阳。”表达了强烈的灭虏报国之意。他还不顾年迈在边地学习骑射,豪情不减当年:“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赠宣城字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像上述这种每天三百杯的豪饮,一箭射穿两只老虎的壮举,让人们叹为观止。与李白结交的其他人对此也有许多生动的描述,如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

    其中尤以“飞扬跋扈为谁雄”七个字对李白的豪侠形象刻画得最为生动。《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开元十四年(726),李白往扬州,广事交游,轻财好施。其后作于开元十八年(730)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颇为自得地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虽多有夸大,但其豪侠之情,却可见之于字里行间。在李白的诗中,还有不少歌颂游侠的诗,最有名的如《侠客行》: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讴歌了侠士们重然诺、讲义气的优良品德,也让人们从他的这些诗里真切地感到他的侠肝义胆和古道热肠。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5/7/7

下载地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李白人格理想的积极意义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尴尬(五)......
论文人工降重
本论文《李白人格理想的积极意义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尴尬(五)》在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栏目,由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h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汉语言文学论文查看
上一篇:论文学的形式美 下一篇: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点击查看关于 李白 人格 理想 积极 意义 及其 现实 社会 矛盾 尴尬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3-11-29 08:45:29【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提供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网站永久域名www.hylunwen.top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