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首页|
  •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降重

当前位置: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 试论唐代山水诗的变迁(三)

试论唐代山水诗的变迁(三)

本文ID:LW66363
试论唐代山水诗的变迁(三)

    孟浩然的诗作中也不乏具有豪气的佳作,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作者以浓笔泼墨的气魄绘出极具生命力的江山。这也是盛唐气象的透露。

    孟浩然的诗歌成就独树一帜,自成境界。他的山水田园诗,在清淡自然的意境中,表现出淡淡的思绪。这种描写山水隐逸的特点对唐宋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诗中有画、字字入禅“的王维山水意境

    王维(701-761),字摩诘。是唐代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美的风景写照之作。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在他的诗作中,诗情与画意融合为一个整体,以不多的笔墨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各种山水景物。他的诗中有“日落江湖白,潮来田地青”(《山中》)的色彩;有“泉声咽危石,白色冷清秋(《过香积寺》)的构图和音响。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维在朝廷做官,中年以后遭遇挫折,从此人在朝廷而心却向往着山林和佛门,求隐不求仕。受佛教的影响,他的诗自然地追求和表现空灵静寂的审美境界。以《辋川集》为代表的诗中,充满禅意,创造了清幽静谧的诗歌意境,如王渔洋所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在他的这些诗中,可以看到“空”字。但在空寂的意境之后,还有大自然热烈喧闹、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也是作者对于生命热烈向往的意境。

    人闲桂花落,夜静深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瞑》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王维的这类诗,虽然有空寂的感觉,但是诗人将禅理寄予山水的描写中,其中意境让人玩味。而禅与画的结合,将王维诗歌的艺术风貌表现的淋漓尽致。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正是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三) “弥散仙气漫游”的李白山水意境

    李白(701-762)身处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受道教文化影响,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寻仙访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写出了不少在山水中仙游的诗作。

    李白的山水诗善于用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加以神话传说的运用来描写高大、壮美的自然山水。雄奇、豪放是他的山水诗的总体特色。他的山水诗作合慷慨激昂的壮阔胸怀和豪放浪漫的奇想于一体,“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自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上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望庐山瀑布》一诗表现了作者对庐山瀑布的直观感受: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迅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中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拂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远辞人间。

    飞流三千,九天直落,体现出雄浑的气魄及作者不受限制的想象力。“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具”,这首诗获得了古人如此的评价。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乘梦神游在仙境中,构筑出神奇的意境。

    当然,在李白的山水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真性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写出了诗人面对自然山水所涌起的一种与知己相对的自足感。

    这种豪壮奔放与清新明秀之美,构成了李白特有的飘逸豪放的艺术风格。

    (四) “深沉朴拙”的杜甫山水意境

     杜甫(712-770)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在入仕前有过一段读书漫游的经历,而后因社会动乱也经历过多次的漂泊游离,在这些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山水佳作。

    杜甫在赴长安求官时过着清苦卑贱的生活,内心有着太多的愁苦和忧郁。“安史之乱”前后,社会衰败,动荡不安,更使他的忧君、忧国、忧民之情激增,表现在诗歌风格上,“沉郁顿挫”成了他的特征。

    诗风“沉郁顿挫”的杜甫吟咏山水有气象雄阔高浑的特点。如《暮春》: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暮春鸳鸯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还有著名的《登高》这首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下载地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试论唐代山水诗的变迁(三)......
论文人工降重
本论文《试论唐代山水诗的变迁(三)》在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栏目,由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h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汉语言文学论文查看
上一篇:网络文学的特征 下一篇:试论李白个性形成及文学表现

点击查看关于 唐代 山水 变迁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3-12-10 08:43:06【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提供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网站永久域名www.hylunwen.top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