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首页|
  •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降重

当前位置: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本文ID:LW26222 全文字数:4295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95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摘 要]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用人的指导思想是“德才皆备”。“德”中他最看中“忠”,“才”中他最看中“谋”。“德”和“才”二者相比,他更重视“德”。
 诸葛亮一生谨慎有余,开拓不足,其不善于培养人才,不善于下放权力,不善于博采众议,而最终为蜀汉的灭亡埋下祸根。品评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我们这样告诫自己:无论怎样明智、正确的权力,都不能缺少必要的监督,有时,不同的声音,恰好能让当局者看清自己。  
[关键词]三国演义 诸葛亮 用人 指导思想 表现 不足 借鉴意义
 一、诸葛亮用人的指导思想及其表现
 具体表现为:
 (一)诸葛亮看人之“德”首重“忠”
 1、从他对人才的评价来看
在封建社会下,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孝”一直被奉为“德”中之最。对一个国家来说,“忠”就是首要之“德”。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魏延的评价:五十三回魏延来降时,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罗贯中:《三国演义》,齐鲁书社1993年出版。第305页]经刘备相劝,他未杀魏延却告戒说:“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诸葛亮衡量人才是否有“德”的忠诚之士,是他用人的首选。
 2、从他本人言行来看
 诸葛亮要求别人忠诚,他自己更是忠诚的楷模。
 三十八回写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其诚意,决心出山辅佐时就说:“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一出祁山,北伐之前做《出师表》中,多次提到“报先帝而忠陛下”,害怕刘禅听信谗言,而一一列明忠臣姓名,其忠心可表。
 九十七回,后《出师表》中更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句。
 五丈原诸葛亮交代身后事对诸大臣说:“公等宜竭忠辅主!”密授杨仪,马岱斩魏延计,是怕魏延对后主不忠。自表后主时提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
 这样一位用一生实践“忠诚”的军事家,必然非常看中手下的忠诚。
 3、从任用关羽守荆州来看
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当年他被困土山,经张辽一番劝说后与曹操约法三章,言说有朝一日得到刘备消息定会前往投之,后在阵上得到刘备在袁绍处消息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迫不得已斩将过关,最终历尽艰险回到刘备身边,可谓忠义至极。
 用关羽守荆州,一方面是诸葛亮用人重视人才本身是否 “忠诚”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诸葛亮本人忠于刘备的具体体现。
 4、从对待魏延的态度来看

下载地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论文人工降重
本论文《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在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栏目,由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h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汉语言文学论文查看
上一篇: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智” 下一篇: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点击查看关于 《三国演义》 诸葛亮 人之道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2-05-17 21:28:05【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提供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网站永久域名www.hylunwen.top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