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首页|
  •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降重

当前位置: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 论《聊斋志异》的书生形象

论《聊斋志异》的书生形象

本文ID:LW27365 全文字数:3428
论《聊斋志异》的书生形象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28

 论《聊斋志异》的书生形象
 
 [内容提要] 蒲松龄生活的社会背景,是产生《聊斋》的土壤;他坎坷贫困的生活经历,功名失意狐愤情怀是产生作品的动力。借作品中典型的书生形象论证抨击世道不公,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讽刺官吏执政荒廖;抨击科举弊端;批判世俗观念邪恶;诉说市民的疾苦。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书生形象  科举制度  摧残书生  世俗观念  社会黑暗
 
 一、《聊斋》是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的艺术再现
 蒲松龄生活于明末清初,正是改朝换代动荡之时。十多年的战乱,北方满贵入关兼并土地,关内汉族贵族也兼并土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饿殍片野,人民生活处于极度困苦之中.蒲松龄的父亲曾热衷于功名。科不第后,务农兼商致富,到蒲松龄少年时期渐趋衷败,家境生活清苦贫寒。
 科举考试是当时社会中书生们实现人生之梦的独木桥,书生都想通过这座独木桥,实现鱼跃龙门的美梦。可没人曾想过科举制度也是埋藏书生人生的坟地。青年时的蒲松龄同其父亲一样也热心于功名进取。十九岁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试取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深受山东学政施润章的赏识。可是此后屡试不第,蒲公龄一生没做过官。迫于生计,三十一岁应孙惠之请,在江苏宝应,高邮两县当过幕僚,后辞僚开馆从教。自三十三岁起,边从教边应试,直到七十一岁才授倒得贡生。(获高考资格),蒲松龄终年七十五岁,这社会认可的贡生资格的意义有多大?
 蒲公龄一生,位卑家贫,穷困潦倒,笔耕度日,生活经历坎坷。怀才不遇的命运,使他心中充满了愤怒。蒲松龄因功名考试葬送了终生的状况,不是个别现象,是封建科举制度下产生的社会问题。“上弯是老,下弯是考,考老童生,童生考老,一人为大,二人为天,天大人情,人情大天。”这副对联描写了当时书生们的生活,也诉说了当时科举考场的实际情况。科举考试中人情世故与经济贿赂是科考成功的首要条件,像蒲松龄这样穷困靠教学生活的书生,当然与功名是求之无缘了。自己能做的只有把经历的坎坷寓记于自己的作品中,以寄尉心中“孤愤”。揭露这个黑暗的社会现状,批判抨击摧残书生的科举考场,讽刺限制读书人自身发展的科举考试制度。
 
 二、成名的书生成了封建统治的恶棍,贪婪谄佞不顾百姓疾苦
 《聊斋志异·梦狼》中的书生白甲,正当得运,在职握权。其父梦游其府衙,见衙暑各岗位都是恶狼当值,再看自己坐堂的儿子,虎也,堂内白骨积山,所食者人也。作者在篇末道白:“窃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明朗地告诉人们封建社会中吃人的官虎吏狼并非个别现象,而是遍及整个社会。白翁的这一梦,把当时社会的性质、政治制度施行寓言性地展示于世人,在这个制度下的人民惨遭血淋淋渔肉,这个制度下的官吏如一群没有人性的虎狼,这个社会是虎狼当道的社会,黑暗致极。
白翁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名清廉为民的人,让白甲的弟去劝导他,白甲批斥其弟:

下载地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


论《聊斋志异》的书生形象......
论文人工降重
本论文《论《聊斋志异》的书生形象》在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栏目,由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h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汉语言文学论文查看
上一篇:论《神曲》思想内容两重性 下一篇:论《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色2

点击查看关于 《聊斋志异》 书生 形象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2-05-21 15:01:54【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提供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网站永久域名www.hylunwen.top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