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首页|
  •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降重

当前位置: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

本文ID:LW32443 全文字数:3675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75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
[摘要]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 “亚圣”。人称孟子好辨,孟子也自谓“知言”。他从中年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四方,他善于言辩,善于论战,他能在复杂的论辩中,纵横捭阖,往往置对手于理屈辞穷之境,而自己则始终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方面源于他的游说充满了严密的逻辑性;另一方更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对于“仁政”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孟子  论辩技巧 

    春秋战国时代是“百家争鸣”处士横议的时代,是演讲、论辩发展的鼎盛时代。我国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写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1]此言充分道出了论辩的重要作用。战国时期诸子以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言善辩著称。孟子的“好辩”,在他所处的时代便很出名。本文将通过《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来充分了解孟子的论辩技巧。
  一、孟子好辩的原因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1、时代根源。
孟子好辨具有深刻的时代根源,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急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趋于崩溃,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崛起,士阶层以王者师的身份活跃在社会的大舞台,各派力陈一家之言,欲被诸侯启用从而名扬天下。在这样一个言论空前鼎盛的情况下,“孟子不能如孔子一般成为一个伟大的独白者,一个意义的直接给出者。”于是乎他发展儒家学说的方法自然与孔子的只求辞达、反对用佞、言简意赅........

下载地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
论文人工降重
本论文《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在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栏目,由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h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汉语言文学论文查看
上一篇:从《归园田居》五首看陶渊明田园.. 下一篇:从《悲惨世界》论雨果的人道主义..

点击查看关于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论辩 技巧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2-07-02 09:49:03【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提供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网站永久域名www.hylunwen.top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