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78
论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试析郁达夫小说《沉沦》 [摘 要]《沉沦》是郁达夫的代表作,是郁达夫所有作品中最具有“达夫特色”的作品,被编入于1921年10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同名小说集《沉沦》中。作者郁达夫在作品《沉沦》中大胆的进行自我表现,还对现实进行了摹仿,把自己的性格、心理、经历以及社会现象和身边的景物带进了作品中,表现了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痛苦和病态心理。 [关键词]《沉沦》自我表现 摹仿现实
翻开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长河,我们会清晰的看到:在众多的“五四”文学作品中,郁达夫的小说是最具“五四”风采的,尤其是以他的小说《沉沦》为代表。在小说《沉沦》中,作者郁达夫把表现自我、摹仿现实的原则带进了小说。 一、大胆的自我表现 小说《沉沦》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者的自我表现,这是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 1、“性苦闷”的描写 1921年10月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出版后,引起了社会性的轰动,人们议论纷纷,其中最受争议的就是作者郁达夫对“性苦闷”的描写。他们认为,如此赤裸裸地展示一个青年人的“性苦闷”,有违中国传统道德,这样的书能出版吗?这样的书能阅读吗?我们清楚地记得,小说中四次描写了主人公“他”无法解脱的性苦闷:一次,他偷听一对男女在幽会时的悄悄话,那本来是他在山间的草丛中无意听到的,没有什么对与错可言。可是,“他”却在心中责骂自己下流,而“他”又控制不了自己,于是便“同偷了食的野狗一样,就提心吊胆地把身子屈倒去听了”。结果是“他”开始痛骂自己:“你去死罢,你去死罢,你怎么会下流到这样的地步!” 失魂落魄的“他”感到自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