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首页|
  •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降重

当前位置: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 生命的失落与升华

生命的失落与升华

本文ID:LW50419 全文字数:5139
生命的失落与升华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139

生命的失落与升华——光源氏和林黛玉的生与死
 
[摘  要]本文以生命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演绎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从“内在的失落与存在”和“内与外冲突中生命的升华”两方面,集中探讨了《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中的生与死问题。认为:光源氏与林黛玉作为人,他们的死是对生命的限制。只有当他们作为文学形象,融入了作家的人生体验之后,在一代代读者的领悟与传递中,他们才能获得永恒,生命才能在一次次解读中获得超越与升华。
[关键词]生命 失落 升华 人生体验

 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忌讳谈死的,以谈死为不吉利。中国传统的主体意识儒家学派一向重生,讲“和”讲“善”,提倡“乐天知命”。日本深受中国儒家学派的影响,追求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人格和社会、人生与自然的统一,亦即天道与人道的统一。王国维曾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①所以,儒家传统观念构建的小说艺术作品,终是“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②因此,中国与日本都少有西方式的深刻的悲剧。
 然而倍受两国文人所推崇的《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独为不然。王国维指出:“《红楼梦》......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③日本文人本居宣长认为《源氏物语》具有“物哀”(亦作“物情”)精神。所谓“物”指客观存在的现实,所谓“哀”,就是表现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就是所谓“触物伤情”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两部作品都直视“死亡”, “死亡”母题贯穿始终。
与中国人、日本人不同,西方人并不忌讳谈死,他们自有其生死价值观念,认为生与死相因相

下载地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


生命的失落与升华......
论文人工降重
本论文《生命的失落与升华》在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栏目,由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h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汉语言文学论文查看
上一篇:试论“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下一篇:生活的艺术再现—评《老人与海》

点击查看关于 生命 失落 升华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2-11-04 09:50:09【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提供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网站永久域名www.hylunwen.top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