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94
赵树理小说的农村情结和民间意识 [摘 要] 作为一个跨越“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时代的文学大家,赵树理是一个从民间来、又回归到民间的作家,他的农村情结,首先表现为他总是写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面貌给农民看,并且是真正的完全的站在农民立场上的,以农民为对象,为农民说话的。本文试从他的主要作品、解放前后的小说中所体现的农村观点和民间意识以及建国前后小说中这一方面的差异等方面对他的农村情结和民间意识作简要论述,以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赵树理的农村创作和民间立场。 [关键词] 赵树理 农村情结 民间意识 一、作者简介 赵树理(1906年~1970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工作,兼任中共晋城县委副书记。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