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首页|
  •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降重

当前位置: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

本文ID:LW67126 全文字数:5453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453

更多相关论文: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  论《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  试谈《古诗十九首》思想产生的根源  谈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诗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
 【摘要】《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与《诗经》相比,《古诗十九首》中思妇形象的最大的变化在于它不仅仅是男女之情的表露,更是个体生命意识的高扬,她们开始注重自我生命价值,表现出汉人对生命问题的时代思考,这也是女性审视自我生命价值的开始。作为文学艺术形象,《古诗十九首》中思妇形象的塑造具有自己的特色。虽然她们大多出自男性文人之手,但却塑造得情态逼真,细腻而温婉,她们“能言他人不能言之情”。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思妇形象  塑造方式   意义
 一、《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和文学背景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南朝梁太子萧统在编《文选》时[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由于不知道他们的作者和确切的时代,故选取了十九首无注名的无言古诗题为《古诗十九首》,此后《古诗十九首》便成为了这十九首古诗的一个专门名称[ 鲍昆山《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83页。]。
《古诗十九首》不是一人之辞,一时之作。根据近代学者考证,它们大致产生于东汉后期,桓、灵二帝年间,作者是当时的下层文人。这一时期,宦官、外戚专权,士族官僚垄断仕路,特别是党锢之祸的打击,广大文人对现实极度失望。他们为谋官求职背井离乡,到处奔走,《古诗十九首》即产生于这样的时代

下载地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
论文人工降重
本论文《论《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在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栏目,由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h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汉语言文学论文查看
上一篇: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审美特征 下一篇:论路遥小说中的硬汉子情结

点击查看关于 《古诗十九首》 形象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4-03-10 09:10:17【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提供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网站永久域名www.hylunwen.top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