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首页|
  •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降重

当前位置: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 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3

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3

本文ID:LW26207 全文字数:3824
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3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24

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

[摘 要]从阿Q “精神胜利法”的心理特性、“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以及“精神胜利法”的历史、文化、社会根源等方面可以看出,阿Q“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社会性的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阿Q、精神胜利法、心理特征、普遍性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的人物形象——阿Q。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但其核心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以虚拟的胜利来自我麻痹,自欺欺人,借以逃避现实, 由此把精神麻木推向极端。阿Q这个形象之所以给人深深震撼,与他的精神胜利法不可分割。精神胜利法是民族性的,各个阶级的人都会用到精神胜利法这一法宝,它是一种社会性的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
 一、阿Q“精神胜利法”的成因
 心理防御机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人的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后天的生存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父母一贯的态度及实际交往的模式等等。阿Q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所,只能寄住土谷祠;阿Q一字不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到处打短工为生,是一个过着半流浪生活的雇农;阿Q无名无姓,没有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甚至没有亲戚,没有人关心他,未庄的人仅是活忙时想起他,活一完就把他忘了。为了避免孤立与精神孤独,阿Q需要与外界相连,寻求一种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以确保生存。阿Q 就是在“未庄”这样一个冷漠无爱的环境中酝酿出来的。阿Q的可怜、悲惨乃至最后的“大团圆”亦是由这种环境造成的。
 阿Q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日常行为模式中采取“精神胜利法”——一种心理防卫策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二、阿Q “精神胜利法”的心理特性
 “精神胜利法”指的是用纯想象中的胜利,作为对实际失败的补偿的一种心理方式。具体说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心理特性:
 (1)屈从。阿Q也有自尊,也要面子。由于他头皮上的癞疮疤,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起先,谁一旦犯讳,不问有心无心阿Q会全疤通红地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可是由于体质特性,他总是吃亏的时候多。后来,每当阿Q被人揪住黄辫子的时候(欲往壁上撞),阿Q屈从了,为了保存自己,阿Q只能无奈地选择屈从。屈从型的人们易于招致欺侮而使敌意有增无减。由于屈从型的人需要屈服,为了心理的平衡,需要安全地释放攻击性。
(2)移置。阿Q释放攻击性的目标不是欺侮者,这从心理学上说,是移置。一般来说,本能替代的对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转向自己,往往是自虐;另一种往往移置到比自己弱小

下载地址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元)


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3......
论文人工降重
本论文《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3》在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栏目,由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h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汉语言文学论文查看
上一篇:论《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的可取与.. 下一篇: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2

点击查看关于 《阿 正传 精神 胜利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2-05-17 21:16:59【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提供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网站永久域名www.hylunwen.top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