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首页|
  •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原创毕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降重

当前位置: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 《楚辞》浅谈-开题报告

《楚辞》浅谈-开题报告

《楚辞》浅谈-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方面是从历代学者方面看《楚辞》的注解研究。《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对诗歌、辞赋,甚至小说和戏曲都有极大的影响。从汉代开始,就不断有学者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专门的研究,从事楚辞研究的学者之多,研究著作成果之丰,都是让人注目的。如游国恩毕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特别是对《楚辞》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学术界公认的著名文学史家和现代楚辞研究的一代宗师。他既是古典楚辞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楚辞学的奠基人,在楚辞学史上是一位继往开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楚辞学家。在长期的楚辞研究过程中,构建了其独特的楚辞话语体系,即楚辞“三大渊源说”、“四大观念说”、“一大中心说”。
而改革开放以来,《楚辞》学界也涌现了一大批新人,《楚辞》文献研究也成果突出。如郭在贻《楚辞解诂》,金开诚等《屈原集校注》,崔富章、李大明主编《楚辞集校集释》等。崔富章、李大明主编之《楚辞集校集释》堪为近些年来《楚辞》文献校勘疏证的集大成之作。虽然成于众手,或时有优劣之别,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其引述取材基本忠实于原著,其编撰体例也颇有利于《楚辞》研习者的按图索骥。
第二方面是从篇章作者方面看《楚辞》的文学载体。以《楚辞》中其中的一位作者宋玉为例,宋玉的辞赋作品是楚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先秦时期中国文学创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楚辞》收录了他的代表作《九辩》,长达一千七百多字,它主要是表现才志之士在黑暗社会中的不幸遭遇,写出作者的感慨和不平。这首抒情长诗,善于将秋天的景物铺陈开来,抒发诗人的悲伤情怀,开创了古代诗歌中“悲秋”之作的先河。在文艺思想、创作精神、表现手法、体裁形式、修辞技巧等各方面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方面是从文化传播方面看《楚辞》的发展趋势。众所皆知,包括《楚辞》《诗经》在内的中国传统诗词经典文化在信息高速膨胀的当代已渐渐失去了其自身优势,一般人对于这些看似高深的传统文化已是望而却步、不敢轻易去读了。就《楚辞》本身而言,其内容较难理解,文字也较生僻。在发展节奏快速化,经济效用至上的时代,这种传统文化显然无法满足他们追求物质的需要,而他们也自认为不需要这种认知。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中国楚辞学已走过了两千余年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关于《楚辞》的研究著作已达600余部,版本近千种,研究论文则不胜枚举。对于楚辞及屈原的研究进入了飞跃的阶段,并翻译成各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亚洲的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欧洲的俄罗斯、德国、法国、西班牙与南美、北美,甚至非洲地区,都存在对楚辞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并且取得了卓著的研究成果。楚辞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国内重要的文化要素,同时也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研究主题。随着楚辞的传播,对各国的文学史都产生了影响,并且产生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论文提纲
引言
一、《楚辞》篇章之《九辩》
   (一)基本概况
        1.作者宋玉
        2.写作意义
   (二)诗歌特色
        1.语言句式
        2.词汇选用
3.体裁形式
4.审美意象
5.主人公形象
二、《九辩》的影响
(一)确立了悲秋主题
(二)汉代辞赋对其学习
(三)“9”的传统
三、楚辞类作品的继承与发展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1.与指导教师拟定出所写论文的方向;
2.查阅大量有关《楚辞》的资料,通过图书馆、数据库、网络资源搜索等得到相关文献资料,并及时向指导教师请教,提高论文的准确性;
3.认真仔细阅读指导教师所提出的意见建议;
4.将所获资料整编,形成初稿,经过指导老师的多次指导审核,指出不足之处,修改定稿,并规范格式;
5.论文答辩。

四、论文的进度安排
2015年9月23日——2015年9月29日:确定论文方向
2015年9月30日——2015年10月13日:收集课题相关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015年10月14日——2015年10月17日:完成开题报告的初稿和文献综述
2015年10月18日——2015年10月27日:撰写开题报告
2015年10月28日——2015年11月17日:论文撰写,基本完成初稿
2015年11月18日——2015年11月24日:论文撰写,第二次修改
2015年11月25日——2015年12月1日:第三次修改论文,并完成定稿
2015年12月2日——2015年12月3日:论文答辩准备
2015年12月4日——2015年12月20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阶段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潘啸龙. 楚辞与汉代文学论集[M]. 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2] 李永明. 朱熹《楚辞集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 江林昌. 楚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文史哲. 1996 (02).
[4] 刘洪波. 近20年《楚辞补注》研究综述[J]. 东北师大学报. 2008 (03) .
[5] 吴明刚. 论魏晋南北朝文学意识在楚辞学评论中的演迁[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1).
[6] 谭德兴. 论宋代楚辞观的新发展[ 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
[7] 孟修祥. 论宋玉《九辩》的悲秋模式[J]. 中州学刊. 1991 (01).
[8] 梅桐生. 试论宋玉《九辩》的情感与心态[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3).
[9]李炳海. 宋玉《九辩》的篇章结构及写景抒情方式[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
[10] 刘惠卿. 论宋玉《九辩》的生命忧患意识[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S2).
[12] 韦琴琴. 论宋玉《九辩》的阴柔美及其对中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J]. 广西师院学报. 2000 (04).
[12] 宗明华. 宋玉《九辩》的赋化倾向[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2).
[13] 李志慧. 论《九辩》在艺术上的独创性[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02).
[14] 龙飘. 论游国恩的楚辞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5.
[15] 孙光. 汉宋楚辞研究的历史转型[D]. 河北大学. 2006.
[16] 陈明富. 《楚辞》虚词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访客回馈活动

《楚辞》浅谈-开题报告......
论文人工降重
本论文《《楚辞》浅谈-开题报告》在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栏目,由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h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汉语言文学论文查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异路”之后怎样—— 鲁迅笔下..
点击查看关于 《楚辞》 浅谈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22-06-20 15:44:44【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

相关栏目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载
汉语言文学原创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免费论文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提供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网站永久域名www.hylunwen.top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汉语言文学论文网 版权所有